344.第327章 来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肯定与追捧(2/4)
一开始,从书名和简介看,《老人与海》明显就是那种剧情线非常单一,故事体量和人物也很少的小说。
《追忆似水年华》和《百年孤独》因为主题的原因,能写的东西和能拓展的剧情数不胜数,除了背景也许会让日本本土读者们有点水土不服外,其他都很好。
与这两部小说相比,斋藤玲奈实在想不到《老人与海》的优势。
可现在看了六七章小说内容后,这些成见和想法已经被她彻底抛掉。
北川秀不愧是北川秀。
每一次的转换赛道和创新内容,都能给她无限的惊喜和冲击。
“哈哈,这个书名比起我之前的小说,确实有点简陋和直白了,也不怪你对它的期待不高。”
北川秀刚写完的两本书:《挪威的森林》和《百年孤独》,都是一听书名就很有逼格的小说。
还在更新的《追忆似水年华》也是广受好评,因纪传体和大长篇而备受读者青睐。
这时候突然来了一本简单粗暴的《老人与海》,斋藤玲奈转不过弯来也很正常。
但这部小说的内核和故事,其实远比它表面上所展现出来的东西要深奥与值得耐人寻味的多。
“我认为文学性和故事性就是小说的灵魂与肉体。
一个人如果灵魂太强大,但肉体太孱弱,那么他大概率会因为承受不住高强度的精神世界,身体迅速崩溃,性命过早夭折。
而如果灵魂过于弱小,但肉体又十分强大,那么他大概率会成为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家伙。
这样的人,容易被看不起,被轻视,被认为没有内涵与素养。
灵与肉同时强大的人少之又少,我们不可能希求自己一定会成为这样的人。
所以只能尽量找一个平衡点。
当小说的故事性,即肉体无法有太好的拓展时,我们就把精力更多的放在灵魂上。”
这是北川秀在写《老人与海》时得出的文学创作体悟,“小说的调性就放在那里。集中力量在哪里,会让它最后呈现出的结果截然不同。
这本书,我想写一个简单的老人捕鱼,老人对抗大海,对抗自然,不愿意屈服的故事。
既然故事内容简单,那就让它的文学性变得更深邃一点。
两者互补下,单调的故事也就不那么枯燥了。”
《老人与海》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坛中的突出地位,并相继获得了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在那种贫瘠的年代,48小时之内就卖出了20多万本,可见它的内涵深深吸引到了读者们。
“说得实在太好了!”
北川秀两人的侧前方,一道声音传来,打断了他们的对话。北川秀抬眸看去,发现是一个戴着黑色小毡帽,身材微胖的老人。
他扭头看向两人,笑容可掬,明明是个欧洲老头,却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
“啊,抱歉,我不是有意打扰你们。只是北川老师说的实在太好了,我没有忍住。”
老头脱下毡帽,冲他们俏皮一笑,展露出来的“顽童”气质和他的年纪很不相符,
“哦对了,忘记自我介绍了。我是达里奥·福,意大利人,一个只会写无聊小剧本的剧作家。”
“原来您就是达里奥老师!”北川秀愣了下,旋即凑上去和他握手。
侧对面竟然就坐着这一届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斋藤玲奈激动的掩住了嘴巴。
诺贝尔文学奖对东方文坛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