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天劫(7/7)
族便只能是凡人了。天道非常认可颛顼帝的绝地天通的做法,所以这项工程一直持续了十几年。后来帝喾接任了帝位,继续绝地天通的行为。帝喾不仅加大力度发展农业使得人口倍增,而且还制造出了更多的乐器用于享乐,算是实现了绝地天道的目的。
但凡事有利有弊,在帝喾的领导下,人们渐渐失去了天道的敬畏,而此时初代圣人仓颉已故,没有人能劝说这位帝王敬天畏天,于是天道直接将其抹杀。
接任他的就是能征善战的尧,然而尧对天道的敬畏并不比帝喾强多少,天道这次没有直接将其抹杀而是用了个手段,让有敬畏之心的舜得到了人皇之位。但受到绝地天通的影响,天道发现自己对人族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大不如从前,这就好比你养了个不听话的孙子,成天拆家不说,还不你叫爷爷。
最终爷爷怒了,降下大洪水,而且这一次想要彻底消灭人族。但天道却没想到的人族虽然与自己失去了联系,他也因此失去了非常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信仰之力和敬畏之心。这使得天道威能大不如从前,大洪水没能灭杀人族,反而让人族有了人定胜天的决心。
在接下来十多年的天罚中,人族再次团结起来变得更加强大,最终在大禹的带领下控制住了洪水,为了庆祝治水成功,还特意收集各地铜铁,铸造了禹王九鼎,延续了人族薪火,并建立了夏朝。
从夏到周的这时间段,天道没有再对人族动过手,因为天道在思考、总结并且观察和学习。在长达数百年的沉寂之后,天道终于想出了万全之策,二代圣人李耳的横空出世,他开创了道门确立了天地人三宗分立,帮天道建立了一套自我完善的机制。
天宗道首将自身融入天道相当于学习进步的过程,地宗守护天道威严让天道得到敬畏之心,人宗广施恩德为天道获得信仰之力。二代圣人李耳更是在云游四海传道之后成为了融入天道的第一人,自此天道才变成为了现在这个至公无私的天道!
二代圣人在云游传道过程中教导了几个学生,个个都是了不得的人物,三代圣人孔孟,儒道的开创者便是其中之一。其实三代圣人是二代圣人的另一种延续,因为当时天道已经非常脆弱,人族对天道已经全然没有敬畏之心,礼崩乐坏,诸侯国之间争战不断,无数百姓颠沛流离。
那个时代让人心的险恶全都暴露出来,奸诈之人,宵小之辈甚至都不怕立下毒誓,因为即使他们违背誓言上天也不会降下惩罚。就在这种情况下,二代圣人知道再不做点什么那人族将要面临的就是天道的崩塌,那将是这个世界的终结。所以二代圣人李耳四处传道的同时还在培养接班人,能够在他融入天道之后,继续指引人族走向正确的道路。
三代圣人孔孟接受了二代圣人指引和教导后,创立了一个重视礼法,兼容各家学说,又能让各家保持独立的学派,这便是儒道。他先后两次周游列国宣传儒道,广收门徒教化世人,光记名弟子便有三千之众,在他的努力下,儒道开枝散叶,后来秦武帝重视儒道,正式确立了儒道的主导地位。
李羿在听完陶仲文的讲述之后把两世记忆中重叠混乱的部分捋顺,然后慢慢消化分析这个世界的天道法则。
喜欢大魏乐府令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大魏乐府令(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