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360(18/28)
请求离宫,拿着补偿回家当起了小地主。【十九岁接手大汉集团,二十二岁去草匈奴,二十七岁看着尽数入京的南方诸王,终于可以安心北上,借由东西伯利亚去阿拉斯加寻找土豆。】
一只商队在冰天雪地里不断前行,最后跨过白令海峡,对着一片不太宜居的土地陷入了沉思,开始怀疑皇帝是不是脑子坏了,居然会对这种地方念念不忘。
【三十二岁时看着超过一千万平方公里的疆域陷入了短暂的迷茫,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与后半生的奋斗目标。】
文帝:“……”
太子刘启:“……”
耿直的刘邦:“你听听,这是人话吗?”
【四十岁时开始策划退休生活,逼着才过十七岁生日的皇太女替他上朝,开启他君主离线制生涯。】
“……”刘启隐晦地瞥了眼一旁的阿父,又看看素未谋面的大孙女,心里比吃了一百颗柠檬还酸。
要是把这一视频投放到各个朝代,估计包括朱厚照在内的太子、太女都会破防,感叹不仅皇帝与皇帝间不仅有着堪称之间宇宙的巨大差异,就连基础的父母身份,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同是皇储,人家接受的是蒸蒸日上的大汉集团,而他们中的某些人就得对着跑马的国库,危机四伏的江山欲哭无泪。
同是皇储,人家的父母说放手放手,说铺路铺路,从不怀疑儿女的孝心与对大汉集团的忠诚,而他们的父母一二三打压,三四五欺骗,剩下的两天还要将其树成一个转移仇恨的活靶子。
所以……
“这样的皇帝老子是真实存在的吗?”除了刘启,破防的还有小富以上的多子家庭。
孩子是父母的财富。
尤其是在古代的价值观下,很多人的第一战场不是学校,不是雇家,而是他们的原生家庭。
若是父母端得平且没有富到甩手不干也就罢了,最怕的是家中多子还富可敌国,而且那众多的儿女还不是一个妈生的,简直是往家里埋上一堆炸药。
【四十三岁时进修西汉的老年大学(万国学宫),开启他那活到老且学到老的彪悍人生。】
刘邦:“……四十三岁就放弃朝政?乃公四十八岁才响应起义。”
文帝:“……朕没记错的话,天幕好像提到这小子活了八十多吧!”也就是说,刘瑞在正式退位的前七年就已经开始了摆烂生涯,这可真是……
“太松懈了。”文景二帝还未开口,就有人对天幕描述的孝高武帝表达不满:“明明有治国之才,为何只在人生的前半段勤政爱民,后半段就……”
【你笑他摆烂太早,他笑你晚年昏聩,祸害全国。】
开骂的人被无形的大手掐住喉咙,憋红脸道:“这……这……”
这实在是没法反驳啊!
往前有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往后有义子胜亲子的李三郎。
天幕这么一解释,古人不免脑补过多,自动完善了刘瑞摆烂的背后逻辑,甚至还为这份摆烂镀上一层“大智若愚”的关环。
“此行有怠惰之嫌,可也是剂避开君王晚年昏聩的良药。”
最重要的是,刘瑞退休得干脆利落,而非是明面退休,实际却与继位的女儿争权夺利,搞出能令汉室崩溃的两个朝廷。
他退休后干脆利落地搬去洛阳,避免两个“皇帝”压在朝廷头上。
至于那些稀奇古怪的爱好……
不学外语,不搞古物,难道让五十多的太上皇疯狂打猎,死于不好宣之于口的马上风吗?
况且他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