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0-780(38/68)
弘杲看着他小小的背影消失不见,忍不住说:“这孩子比我们家的那几个伶俐多了。”
弘阳忍不住说:“也太伶俐了,”随后他得意地表示:“我们家的这几个都很伶俐。”
弘杲上下看他,就说:“这功劳该是算在姑妈头上的,你得意什么?姑妈去了那么久什么时候回来?”
弘阳说:“最近的消息说大概是下个月回来。”
海棠在盐场住了很久,安康被她抓了壮丁,一边干活一边接受祖母的教导,海棠除了给她灌输怎么管理盐场,从而引申怎么管理一家商行。
这里面被海棠拿来当例子的讲的就是进出口商行,这家商行最初的架构就是海棠搭建的。
海棠给安康讲了这家商行的运行机制,也讲了这家商行现在的弊端,并做出判断:“我死了你大伯就会把你姑妈调走,她只能选择留在军中或者是留在商行里。这还不是要紧的,要紧的是这家商行会随着我的死立即被拆分,这场分家最少会在五年内导致进出口生意震荡不休。”
“为什么?”
“为什么要拆分是吗?大到一定的规模就会滋生贪腐懒惰,会任人唯亲,会互相内斗,那时候这家商行哪怕不拆分也会日渐没落。
拆分是最好的结局,而且当初建立这家商行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海军提供银钱,规范进出口生意,整合明末就散乱的进出口生意,让海商们如拳头一样有力地打出去。说真的,截至现在这都做到了,这家商行完成了使命,现在就是散了也没什么。
只是靠它吃饭的人太多了,立即拆散会导致很多人没了饭碗,朝廷必须有个妥善的办法才行。”
安康说了句:“可惜了。”
海棠说:“没什么可惜的,不能被眼前的蝇头小利迷住眼,要学会看大势!大势就如波浪,在层层波涛翻滚中隐藏着无数机会,机会多如牛毛,放弃了一个注定没落的东西转而抓住一个注定会再次辉煌的东西才是明智之举。”
“那怎么看?”
海棠笑着说:“祖母干讲你是听不懂的,就给你讲讲作战吧。”
“好啊好啊!”
“作战,孙子说‘兵者诡道也’,这句话只说了一场战争而不是大势,有的战争大胜了能翻盘,有的战争赢了却没有挽救局面。‘诡’只是表象,最根本的是战争是朝廷谋略中的一枚棋子。
其一,想要看懂大势,就要看懂朝廷的权谋,从而判断这场大战的规模。之所以说这是其一,就是说这是庙算。”
作为一个立志做大将军的人,安康知道“庙算”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关键的一步,比所谓的“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还要关键,庙算后决定发动一场战争才会有调集粮草的动作,庙算后决定按兵不动,粮草也不用调集了,所以庙算这种关键事情,参与的都是帝王将相,他们是决定要不要发动战争的人。说白了,庙算是最初的军事会议。
海棠接着说:“就算庙算通过了,也要看看江湖的反应。”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面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与庙堂的庙算对应的就是江湖民意。百姓对待这场战争是怎么看待也很重要,为什么每次大战都要“师出有名”,为什么每次强调这是“仁义之战”,都是告诉百姓这场战争是非打不可,庙堂上的衮衮诸公有很多理由告诉百姓这是正义的事情,是该做的。
百姓真的信这些吗?
未必!遥不可及的“功成名就”和压在头上的苛捐杂税比起来,不知道在哪里的敌军似乎比不过苛捐杂税。除非是反复和匈奴作战有国仇家恨的百姓,要不然普通百姓很难对一场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