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剧变〔五〕山海关下两军威(4/5)
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展开信件,随着目光在信纸上移动。刚看一眼,他的面色便微微一变。随后跟着信上的文字,李如松眼中先是闪过震惊,随后又有一丝释然,最后却是陷入深深的沉默。
短暂的情绪波动后,李如松很快恢复了名将该有的镇定。他面色平静,眼神中透着沉稳与决然,忽然将左手放在腰间的马刀刀柄之上。
麻贵瞳孔猛然一缩,下意识微微躬身——中华武学之中,腰力至关重要,而“微微躬身”正是蓄势待发之态。可以说,麻贵虽然一言不发,也看不出多么明显的动作,但却已经展现了一位顶级武将的下意识反应是何模样。
“麻司令不必紧张,你我都已过了血勇之年,难不成还要阵前斗将一番?”
李如松面色如常,说话间已经缓缓解下腰间那把跟随自己多年的佩刀。这把刀,曾伴随他在沙场上冲锋陷阵,斩杀无数敌人,刀身散发着凛冽的寒光,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赫赫战功。
他左手持刀,右手轻轻抚过刀身,眼中似有无限不舍,但终于还是叹息一声,缓缓伸手递给麻贵,声音低沉却坚定:“麻司令,代我向元辅问好。”
麻贵接过佩刀,感受到刀柄上传来的温度,心中明白李如松已做出决定。他看着李如松,眼中满是感佩之色,抱拳道:“李总戎果然深明大义,麻贵佩服!”麻贵的声音中带着真诚的赞赏,在这冰天雪地中传得很远。
李如松却不再言语,只是微微颔首,调转马头,缓缓回城。他的背影挺直,步伐沉稳,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众人的心尖上。虽然此刻他的内心或许正翻涌着波澜,但表面上却依旧保持着那份久经沙场的镇定与从容。
麻贵望着李如松远去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李如松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这背后既有对家族命运的考量,更有对朝廷的忠诚与担当。在如今极其复杂的局势下,李如松能以大局为重,毅然放弃可能的冒险之举,这份决断力和胸怀着实让麻贵深感钦佩。
麻贵没有丝毫犹豫,回到阵中便立刻下令全军回师京城。然而,他的这一命令却引起了麾下将领们的反对。
“司令,就这样走了?咱们至少得等李如松退兵之后,再提醒山海关原本的守军,让他们不得放关外任何人入关,这样才稳妥啊!”一位稍显年轻的将领焦急地说道,眼神中满是担忧。
“是啊,司令!李如松虽说是答应了,可人心难测,万一他等咱们一走,却又反悔了,咱们可就麻烦了!”另一位将领也附和道,神色颇为紧张。
“就是就是,他那可是两万精骑,一旦咱们没有将之堵在关外,等他进了关,那可就真拦他不住了!”
麻贵摆了摆手,目光坚定地说道:“尔等不必如此。李仰城是何许人也?他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就必定言而有信,断不会出尔反尔。我们此刻就回师京城,刻不容缓。京城那边局势危急,多耽搁一刻,就多一分危险。
腾骧四卫掌控京师,李如梅那边态度又在两可之间,元辅虽然早有防备,却也少不得我禁卫军回去做最后一击……你们可知李仰城将他的佩刀予我是何用意?”麻贵的语气斩钉截铁,最后却抛出一个问题给众将。
将领们听了麻贵的话,虽仍有些疑虑,但见主帅如此坚决,也不好再劝。至于司令的问题,他们却难以回答,大多只是疑惑的表示,说这大概是李家表示认栽?
麻贵先是哂然一笑,继而摇头道:“我亦不知,但……恐怕这把刀不只是要献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