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390(6/27)
钱兰很高兴,她沉醉在这种飘飘然的状态中。即使在朋友圈里刷到了同事突然失业的抱怨,对她的心情也没有造成太大影响。她只是愣了一下,动作迟疑了一瞬,眼神似乎闪过什么。但镜头一转,当管家为她送上高定品牌的秀场邀请函后,她的注意力很快被转移,再也没心思管这些小事了。
陈越宁看着电影里的钱兰——他仍然能很清楚地辨认出这是钱兰,但她已经越来越像沈蕙了。
所以,当他扮演的贾明,也就是沈蕙的未婚夫出场时,他完全没有怀疑过对方的身份。即使她的态度稍微好一点,他也会理解成沈蕙今天心情好。
然而贾明的出现还是给了钱兰当头一棒。在她的逻辑里,她可以穿沈蕙的衣服,戴她的珠宝,用她给的银行卡挥霍,以他的身份享受簇拥者的追捧,但绝不可能和沈蕙的未婚夫结婚吧?
她是钱兰,并不是沈蕙,这样的生活,她是要还给人家的。
这一段心理分析,还是凌穗岁当时和陈越宁讨论出来的。她在剧本围读时,就考虑过贾明的出现对钱兰的心理转变起到了怎样的推动力。
她想让贾明爱上自己——她百分百知道,这么做一定会得罪沈蕙,她为什么敢冒这样的风险呢?这个阶段她在想什么?
陈越宁曾开玩笑,也许钱兰就是对他一见钟情,凌穗岁则表示,绝无这种可能。
确实没有……作为贾明的扮演者,陈越宁此时才晓得凌穗岁在片场表演了多少他不知道的东西。
和他面对面搭戏时,钱兰的眼神可以很炽热,但背过他时,钱兰是笑容也僵了,眼神也变了,整个人的气质都变得不安焦躁。
陈越宁真想仰倒,他知道凌穗岁是好演员,没想到她在戏里还要扮好演员!沈蕙和钱兰都是!
好吧……和影后凌穗岁相比,钱兰的表现其实破绽百出,但陈越宁当时全部理解为她心虚害怕被发现来着……
戏中戏,演中演,这种连合作对象都掉坑里的表演方式,也就凌穗岁能驾驭得住了。
这边钱兰被捧到云端,又被随时都会从云端跌落的恐惧所包围,她不得不想尽办法抓住贾明这块浮木,这根救命稻草。
钱兰的心态跌宕起伏像是坐过山车,而顶着她身份的沈蕙,心情也没比她好到哪里去。
沈蕙刚开始还是很顺利的,她辞了职,退掉了钱兰的出租屋,在投了几份简历,参加过几次面试都不满意后,她干脆回到了钱兰家所在的小县城,并没有回家,而是用钱兰的存款租了栋别墅,让钱家人住进来。
当她摆出一副衣锦还乡的阔绰模样,用下巴看人,并用命令式的口吻和钱家人交流时,他们果然被这个几年没见的女儿完全震住了。在缓过神来,接受“成功人士就是这样的”之后,他们开始热烈地盼望着分享她的财富。
有欲望,就会有弱点,就会被沈蕙轻而易举地拿捏。
可是这种拿捏,仅局限于使唤他们给她当免费劳动力,完成一些她懒得去做的琐事。当她要求他们拿出存款,给她凑一点创业初始资金时,钱家人的态度立刻变了。
沈蕙起初以为他们的理财思路非常保守,不愿意尝试除了储蓄外的任何方式,但她仔细了解后发现,钱家人是真的没钱。
她觉得自己已经把要求放低到极致,起始资金只需要十万块,然而她翻遍钱家人的现金资产,连五千块都凑不出来。
客观条件限制太离谱,沈蕙做梦都没想到,区区十万块的第一桶金,对她来说竟然是个麻烦。
她把目光投向互联网和金融市场——她做了个小程序,又把剩下的存款投进股票和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