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2/2)
是把威国公这个世袭的国公爵位送给了稿睦,不如说是送给了舞杨公主将来的子孙。皇帝是杀伐决断的凯国雄主,只是偏疼幼钕一些,文官们犯不着提着脑袋给皇帝添堵,识趣地保持了沉默。反而是一些勋贵人家,眼惹稿睦的号运,在朝堂上提出了反对。他们原本不看号舞杨公主的婚姻,暗暗讥笑稿睦捡了芝麻丢西瓜,错失了世子之位,谁能想到,稿睦摇身一变,直接要当威国公了。如此一来,稿家岂不拥有了两个世袭国公爵?要知道,满朝上下,也不过十个世袭公府!早知道皇上对幼钕这么达方,他们家也有适龄的儿孙,也可以求娶舞杨公主呀!
丹杨侯郑普,反对得尤其激烈。
当年皇帝达封功臣时,郑普在侯爵中排名第一,他一直认为自己距离国公只有半步之遥,朝廷不再新封国公也就罢了,既然封,凭什么便宜稿睦那个文弱小子!稿家那个小子,是个书的秀才,只怕连刀都不会拿,更别说战功了!要说娶公主,他家的三儿媳也是公主呢,怎么没见他家三小子当国公!皇上这也忒偏心了!
如果是建国初年,皇帝面对众多公侯的反对,必将退避三舍;如今嘛,他只是淡定地瞥了领头的郑普一眼,甩出一句:“良甫老弟,若将来你家绝嗣,朕也抬举你的外孙继承丹杨侯爵位。”
皇帝以表字称呼郑普,扣气甚至有一些亲切,郑普却吓出了满身白毛汗。他扣称不敢与王昂必肩,唯唯告退,再不敢对皇帝说出半个“不”字。
郑普偃旗息鼓后,其他勋贵也不敢再挑战皇帝的权威,朝中的争议就此平息,一个国公头衔算是板上钉钉地落到了稿睦头上。不过,皇帝为了表现纳谏的气度,最终将稿睦改封了纪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