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九天小说网

九天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风云 > 第326章 王安石一言救苏轼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26章 王安石一言救苏轼(2/3)

王安石,王安石又是如何当着自己的面,洋洋洒洒写出替他苏轼求情的奏章。



    “哥,王相那是冒死向陛下质问,说岂有盛世而杀才士乎?陛下若非看了王相的奏折,怎么可能放你出来啊。”



    苏轼激动不已,跪在地上,朝着朝堂的方向,“陛下,皇恩浩荡啊。王兄,你这救命之恩,苏轼没齿难忘啊。”



    苏轼被贬到黄州当团练副使,经过此诗案后,他对于权力,政治,已经不那么热衷了。



    从赵顼的内心来说,他并不愿意把王安石罢免出朝堂。



    王安石变法带来的好处,那是显而易见的。



    赵顼比起王安石还要执拗。



    朝堂上,反对新法的人,呼声越来越高。



    赵顼心一横,绝不惯着那帮保守的朝臣,对于那些要阻挠变法的,他毫不手软。



    以前,那帮人不是想着法子,指责变法革新的王安石一派吗?现在,赵顼亲自主持变法,谁站出来反对,轻则贬到偏僻之地去当官,重则直接身首移位。



    以前,保守的,新党,相互之间总是会进行弹劾。现在,朝堂之上,也就皇帝一人做主。



    谏官们出于各种利益,倒也有时会站出来,冒死直谏,说皇帝的某些政令有失偏颇。



    赵顼耐着性子,听着那些谏言,提建议可以,直陈弊病可以,但是,这最终赵顼还是我行我素,根本就不听那些。



    首先,继续推行对官吏的治理。



    裁撤了大量的冗官。对于那些职权相近的部门,直接进行了合并。



    从上到下,清理那些挂有虚名,却毫无正事可办的官员,一律清退。



    赵顼还在中央设立了中书,门下,尚书三个机构,主管政事。



    中书省,主管着颁行皇帝的诏令,决定官吏的任免,批复官员的奏议。



    门下省主管对中书省的事务进行审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尚书设有宰相,下设六部。



    经过这一番重新布署,皇帝的权力更加集中,更重要的是,朝中的政令更加畅通,破除了以前,职能不清,互相扯皮推诿。



    赵顼重新界定的官员的薪资。



    所有的官员,都按照所做出的贡献,定下官阶,以官阶来确定自己所领取的俸禄。



    那些坐享其成的,领着空饷的,全都被清除掉了。



    皇帝对官员的管理,更加科学。



    赵顼对大宋进行一番改革的时候,大辽国境内的女真族,却是逐渐地强大起来。



    那些已经纳入到辽国制下的,被称做是熟女真,再往北居于山林之中,以骑射为主便是生女真。



    女真族生活在长白山,黑龙江一带地方,条件极其艰难,一年之中,有很长的时间,都处于严寒。



    辽国建立之前,那一带地方属于渤海国,大辽国建立后,靠近辽国的女真,加入了辽藉。



    生女真,长年呆在苦寒的山林,部族受到辽的侵扰与残酷的压榨,日子过得极其艰难。



    他们要把长白山上最好的人参,鹿茸与貂皮,上贡给辽国贵族们享用。



    在那严寒的山林中,活跃着一种空中之神鹰,便是大辽国皇室最宠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荔枝唱片机[暗恋] 诀别词[破镜重圆] 漂亮系统不说话[快穿] 他等待已久[先孕后爱] 邻居omega为何总逼我这样那样他? 猫爪在上 替嫁世子妃受宠若惊[穿书] 死遁而已,他怎么疯了 明珠出逃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