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九天小说网

九天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风云 > 第336章 蜀洛党争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36章 蜀洛党争(1/2)

    司马光的离世,导致保守派分裂成了三个派系。



    当时理学开始出现,皇帝赵煦的老师程颐,由于程颐和他的哥哥在河南的洛阳讲学,因而被称为洛派。



    第二派呢,便是苏轼为首,在对待新法问题上,并不完全否定王安石的变法。苏轼出身于蜀地,因而,被称为蜀派。



    第三派呢,为朔派,以刘挚和梁焘为代表,他们主要是北方势力。



    当赵顼驾崩之后,高太皇太后垂帘听政,便把司马光,连同那些先前被赵顼贬到各地的官员们,全都召回了朝堂之上。



    司马光对新法的完全否决,苏轼为首的蜀党,就并不赞同。



    苏轼觉得,在王安石与赵顼所推行的新法之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有助于大宋的发展的。



    苏轼给司马光谏言,给太皇太后写奏章,可好端端的一些政令,还是被彻底废止了。



    大宋经历王安石与司马光,那也就是新党与保守党的两党之争。



    苏轼亲身经历了因抵制变法,变法派用乌台诗案,差点让他丧身大狱。



    王安石对保守派的打击,也就是该贬官的贬官,最典型的下狱,那就着落在了苏轼身上。



    而司马光上任后,保守党们回到朝廷,利用了车盖亭诗案,把蔡确先贬到了陈州,又很快贬到了安州。



    蔡确极度地失落,当初,他可是权倾朝野,但凡能够把曹王和雍王立为皇帝,也不可能有太皇太后垂帘听政。



    于是,蔡确在游览车盖亭的时候,便写下了十首诗歌,表达自己的郁闷之情。



    蔡确的诗,确被吴处厚奏了朝廷,从那十首绝句当中,读出了对朝廷的不满,对自己自身处境的不公,甚至暗讽了太皇太后擅权。



    蔡确被贬往新州。当时朝中刘挚和梁焘都说,岭南之地,路途遥远,蔡确年事已高,还有年老体弱的老母亲,贬往岭南无异于赴死。



    高太皇太后坚持不改。



    车盖亭诗案后,宋廷便把蔡确、章惇、韩缜确定为“三奸”,并且,把他们的名字,诏告天下。



    保守党是下了最大决心,势必对新党赶尽杀绝,斩草除根。



    司马光离世之后,保守党内,又出现了严重的分歧。



    这真是,有对手时,将对手往死里整,没有对手了,在自己的人里面,弄出个对手来也得继续整。



    朝廷从来都特别注重馆阁,从馆阁考试出来的,那都会是大宋王朝近些年的高官。



    朝野都在猜测,究竟谁会成为这一年馆阁考试的主考。



    当时,毕竟由司马光最所推举的吕公着任宰相,朝中很多人都以为,会由帝师程颐前往主持。



    毕竟来说,就当时的那些学问家而言,真正比较牛的,还得是程老夫子,他是司马光政策的极力支持者,而且,还是洛派的。



    程颐一边在小皇帝赵煦面前,讲孔孟之道,讲他所倡导的理学,一边已经暗中准备,要如何考一下那些馆阁考生。



    可这事,居然落到了成天放荡不羁的苏轼头上。



    苏轼便拟定了一个题目,朝廷想要恢复仁宗朝的宽厚仁德的风格,又怕官员们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想延续神宗时期的励精图治,又担心大家过分的严苛。



    苏轼对自己的题目很满意,他就是要看看,那批馆阁之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穿越后我替原主养孙子 茅山女传人 长姐她富甲一方 征战从刀剑开始 天罗狱主 乡野小神农 极品风水师 穿越八零:我靠异能养崽崽 世界第一宠:财迷萌宝,超难哄(你是我戒不掉的甜)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