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献策科举(5/7)
,静静地听着李羿讲,后者说道:“科举的作用就是不让这些有大才的人受到埋没,所以科举又叫恩科,是皇帝施恩于天下读书人的做法。把恩科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种,把考生分成上中下三等,上等再进行排名,排名靠前者作为后补官员,一旦出现空缺便可递补。这样一来有两个好处:一是解决各大家族对于仕途的掌控,可以加强皇权,解决了皇帝除了氏族无人可用的问题。
二是笼络文人之心,让天下寒门庶子皆来投奔,改变大魏胡虏的的旧观念。
既然要选拔人才,所以不能仅仅局限于文试,科举还要分科目,文史科、术算科、工匠科、兵将科等等。如此一来,便可以给众多读书人不同的选择,至于方才所说的牢笼志士,那就要从考题上来做。
考题从哪本书里出,是由朝庭说的算,而朝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书籍选择,如果有必要,修书也是可以的。”
陶仲文听到修书一词,仿佛发现了一个天大秘密,原来秦朝修书焚书真正的意义在此!李羿看出了陶仲文的心思,说道:“始皇帝当真是千古一帝,无论是眼光之长远,还是想法之超前,都是后代君王望尘莫及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陶仲文突然问道:“修缘,你这些都是从哪里学的?你究竟师承何人?”
李羿心里嘀咕道:电视上看的,影视剧小说里学的,这我咋说?
李羿只好摇了摇头,陶仲文说道:“无师自通?”
李羿点头道:“算是吧。”
陶仲文深施一礼郑重说道:“修缘,老夫恳请你入职中书,为陛下的新政出谋划策!”
李羿摆手道:“先生不用再劝了,我这个人太懒,动动嘴可以,真让我亲力亲为,想想就头疼!我是不会干那些费力不讨好的事的!”
见李羿一脸笃定,陶仲文起身叹道:“唉,修缘啊,我是真想不明白,以你的才干和见识,为何非要埋没自己?”
李羿笑道:“先生这话说得我就听不明白了,我何时说要埋没自己?我只是不愿为官,更何况我还要独领风骚呢!”
陶仲文说道:“那你又如何做到独领风骚?”
李羿淡淡一笑吟诵道: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一首诗吟罢,紫气汇聚被李羿吸入体内,而陶仲文听了李羿的诗,释然一笑,他明白李羿想要的生活了,不是纸醉金迷,不是荣华富贵,就是想每天活得逍遥自在罢了,他知道自己再怎么劝也是无用。
陶仲文叫人拿来纸笔说道:“修缘啊,老夫明白你的心意了,今后也不会再劝你,不过若是有事,还是会向你发问,到时候可不能推脱啊。”
李羿点头答应,陶仲文笑道:“你把科举制度的事再与我详细说说吧,老夫要记下来,好好研究一下。”
于是李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