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再议科举(4/6)
何错之有?现如今礼崩乐坏,这种品格难能可贵,更应当鼓励才是!”陶仲文叹了口气说道:“罢了,此事待我查清宇文家都与何人通商再议吧!你先说说科举制的弊端。”
李羿说道:“其弊有四,一为思想禁锢;二为重文轻农;三为徇私舞弊;四为结党营私……”
李羿给陶仲文详细讲解了这四点,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考试内容要符合时代需求,现在礼崩乐坏,礼法和德行自然是必考科目,除此之外还要有诗词文章。
科举不能仅限于文试,还要全方位选拔各类人才,特别是对于科研和制造类型的人才要格外重视;至于徇私舞弊和结党营私,李羿强调德教,不能让官学和书院都以科举为教学目标,要以德为先。
在陶仲文看来李羿能在科举制推行之前就想到之后十年甚至百年的利弊,其目光之长远,心思之缜密绝对是独一档的。
不过对于李羿过于理想化的建议,陶仲文也给出了中肯的回应,李羿所谓的科技大赛,发明大赛且不说有没有人能来参加,单是各种比赛的开销朝廷就无法承受,国家的赋税就那么多,现在已经是捉襟见肘,哪里来的闲钱搞这些,这是最现实的问题。
一提到钱,李羿思索过后问道:“先生知道丝绸之路么?”
陶仲文摇头示意,李羿说道:“那秦武帝在西域建立都护府管理西域诸国从而打通的商道叫什么?”
陶仲文疑惑地看向李羿问道:“西域商道?修缘为何称其为丝绸之路啊?”
李羿答道:“那条商路是我华夏族与西方沟通交流的关键渠道,而往来贸易则是以丝绸、茶叶、瓷器为主,所以叫它丝绸之路。”
陶仲文抚须点头然后问道:“修缘对西域有什么想法?”
李羿想起教芳司主事唐安对自己说过幽女苑中有老银币的谋划,他便问道:“先生难道对西域没有想法?”
陶仲文盯了李羿一阵然后答道:“西域诸国自秦末纷乱开始便已脱离掌控,先帝吞并凉州又远征高车,后在酒泉城西北要道新建玉门关,那里便是咱们大魏最西边的疆土,而更往西的瓜州城是座军镇由镇北军守卫。
西域诸国现在以羌狄两族为主,各部封国居无定所,除了几座大城他们还是过着牧马逐草的生活,你是想打通丝绸之路为朝廷征收税赋?此事老夫可不赞成!”
李羿不解道:“开拓商路增加收入这是好事,先生为何反对?”
老银币摆手笑道:“你有开疆拓土之志是好事,可西域外族虽有先秦教化,但仍未归心,说到底还是蛮夷外族不受礼法约束!且不说攻取西域之后要花费多少精力在教化和管理上,单就寻找羌狄两族主力进行决战都是难如登天。
他们与匈奴不同,咱们大魏与匈奴争战多年,彼此都非常了解,而对羌狄两族我们知之甚少,贸然发兵若是无功而返只会扰得军心浮动,人心不稳,得不偿失啊!”
对于陶仲文这种排外的本位主义思想李羿表示理解,但身为穿越者,大一统和多民族融合的理念让他始终坚定新疆西藏永远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绝对不是因为西域盛产美女这种下贱的想法!
李羿对陶仲文说道:“羌狄甚至西域其他部族也是我华夏子孙,炎黄后裔,怎能说是外族?先生这么说修缘可不认同!当然在西域确实有些许外族,但经过千百年的融合同化,他们也都是神州大地的一份子!在修缘眼中他们亦是兄弟!先生既然能接纳鲜卑,为何容不下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