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270(11/38)
后康熙立即拉下脸:“刚才做什么哭哭啼啼?”德妃从他进来看自己的眼神就知道这顿训斥是跑不了的,在女儿远行前哭哭啼啼极容易影响孩子的心情,使得她惦记自己。皇上是要让海棠心无旁骛地经略西北,绝不会让她对父母惦记不止。立即请罪说:“刚才说到孩子远行又要大半年不见,心里难受就掉了几滴眼泪。再不敢了,孩子说她过来正月十五上元节就走,往后几日臣妾必定欢欢喜喜的。”
康熙冷哼了一声,看她一把年纪了,知道德妃聪明,响鼓不用重锤,就说:“你知道就好,起来吧!”
德妃赶紧站起来,立即委婉的给自己表功:“十三格格和十五格格的身子骨弱,臣妾让太医院给她们调理了,您刚才看到了吧,脸色比以往红润多了。”
康熙看到了,嗯了一声说:“这几个孩子照顾的都好,朕看着桂枝那丫头壮实着呢,那脸蛋子圆嘟嘟的,你有空别想那有的没得,多照顾几个孩子,特别是海棠,早先和桂枝一样白胖可爱,你要是能把海棠调理的跟桂枝一样就是大功一件了。”
“是是,臣妾多盯着些。”
德妃松口气,知道今日这关算是过去了。
第264章 西北望
过年前海棠就让杜富贵去定做花灯,正月十三的时候给四阿哥和六阿哥家的孩子送去。正月十五又和扎拉丰阿一起去看花灯。
对于看花灯这个事儿,海棠一定要吐槽,她以为的花灯是诗词里那种“东风夜放花千,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结果去了才看到高高低低的架子上挂了不少灯,有新奇的,围了不少人,海棠又不愿意去挤着看。因为天色太黑,又因为太冷,加上来逛的爷们居多,笑起来桀桀桀桀如夜枭,弄得没一点氛围!
海棠当时就跟扎拉丰阿说:“明年不跟你来了,看你找的这破地方!”
扎拉丰阿也很无奈,热闹好玩的地方是八大胡同,哪个男人会带媳妇去那种地方玩儿!更何况媳妇的兄弟们不好惹,岳父更不好惹,他今儿敢带她去,就活不到明天早上。所以这是他找出来的最正经规模最大的灯会了!
买了烤红薯暖手,从花灯街的这头逛到那头,又从那头逛回这头,其间还被熊孩子踩了几次脚。逛完后回家,一夜无话。第二日扎拉丰阿陪她进宫辞行,中午吃了饭后四、五、六、七、十一和扎拉丰阿送海棠出城往北去,他们要先到太仆寺的马场,随后换乘骆驼往西北去。
出发了几日就感觉得到不便,海棠带了一匣子的苏合香丸,一开始是放到米酒里煮化开喝下去,后来没米酒了,到了草原上,蒙古驿站里面就没这东西。包嬷嬷很自责,因为在出发的时候,包嬷嬷备了很多米准备在路上发米酒,可是一来是天气原因,野外太冷,米酒发酵太慢供应不上。再加上住驿站的时候,驿站的人把给海棠发米酒的米给全煮了,大家只能吃了一顿米饭。
海棠就说:“不必生气,也不必自责,别声张,人家不知道罢了,要不然弄得人家心生畏惧跑了不看护驿站怎么办?驿站不仅是咱们借住的地方,也是传递大事的一个节点,不能出问题的,就先用开水吧。”
所以每天早上把苏合香丸放进水里煮化给海棠喝了。这样一路到了甘肃,派人去买了糯米才回来发米酒。
这次用了二十多天到了青海,此时也就二月份,西北的风已经不带寒意了,没了那种吹面如刀割一样的感觉,连盐宝的心情都变好了,整日趴在骆驼背上的平台前端,高兴的时候对着飞过去的鸟汪汪几声。
海棠到了青海之后,先去了海南,这里聚集着大量的人口,也是货物的中转中心,已经有了大城的规模,